|
|
[新闻]重庆市协作共用仪器使用效率从25%提升到70% 已经有262人阅读过此文章 |
文章出处: [2007/12/10]
责任编辑:上仪营销中心技术部
作者:
|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仪器协作共用网开通视频会议上,重庆市科委主任周旭介绍,重庆市近几年通过协作仪器共用网的建设,以机制创新为手段,大力推进了科技资源的共享,科研仪器使用效率从以往的25%以下提升到70%以上。 周旭说,与发达地区相比,重庆的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滞后,科技创新资源总量不足。2004年以来,重庆市着力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通过“机制创新、整合集成”,探索出一条适合重庆实际的节约创新之路。 在管理方面,重庆市首先制定了一套具体的政策和管理方案。重庆市科委会同其财政局、教委、物价局等部门先后出台了《重庆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管理实施细则》、《重庆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考评激励办法》和《重庆市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科技资源共享的规范性政策文件。同时,成立了由重庆市科委、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的重庆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管理委员会及管委会办公室,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从管理体制上打破了中央与地方、军队与地方、部门与部门、院所与企业的界限,初步形成部门协调配合、产学研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资源共享格局。 同时,为了提高仪器维护单位的积极性,重庆市每年从科技经费方面支出200万元,设立大型科学仪器分析测试地方开放资金,并实行补贴用户、奖励机组的双向激励政策,以及“以奖代补”、“先缴后补”的共享运行机制,即重庆地区用户使用协作共用仪器从事科研、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分析测试费用实行“先缴后补”的方式;对服务优秀的仪器机组和单位实行“以奖代补”,给予一定的运行费补贴,调动了用户和机组两方面的积极性。 在运行机制方面,重庆整合了所属23家科研单位的64项检测资质,建成了面向全社会提供检验、检测和技术诊断等服务的重庆科技检测中心,建设了15个检测大类40多个检测实验室,在国内首创了“检测超市”模式,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检测服务,并与SGS等世界上多家著名检测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整合了70家单位的1300台(套)、价值达11.5亿元的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建设了重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范围涵盖生物医药、材料、公共安全等领域;建设了以“一网九库”为核心内容的科技资源信息平台,整合科技图书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科技成果等科技资源信息3000多万条,为社会广大科技人员和其他社会用户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科技资源信息查询系统。 周旭说,共享平台的建立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创新,既展示了重庆的科技实力、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又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统计结果表明,2006年,重庆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为各级各类科学研究、新技术产品开发项目完成分析测试样品上百万个(件),服务机时100多万小时,服务国家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项目4000余项,大大提高了重庆市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
|
|
 |
021-51871155 |
021-51871177 |
 |
 |
 |
|